一、中国铁路发展史时间轴?
中国土地上的第一段铁路是1865年由英商杜兰德在京郊所建的长约半公里的短小道。
最早出现的营运铁路是1876年由英商擅建的长约14.5公里的上海吴淞铁路。
中国自修的第一条铁路是1877年由福建巡抚丁日昌督建的台湾基隆矿区铁路。
中国人自办的铁路公司是“开平铁路公司”,经营1881年建成的长约9.7公里的“唐胥铁路”。该路1888年拓至天津,1894年通至山海关后,改称“津榆铁路”。
中国第一条自主设计建造的是由詹天佑主持的于1909年通车的长约200公里的“京张铁路”。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铁路发展迅猛,由当时的“0”号蒸汽机,以领袖名字命名的“毛泽东号”、“朱德号”,而“内燃机车”再跃“电动机车”。
中国,2011年的铁路总里程已达9.9万公里。建成京沪高铁或即将通车的高铁线路有12条。
二、中国地铁历史的发展时间轴?
总的来说,中国地铁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20世纪60年代前有轨电车时代
我国有轨电车是最早出现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北京的有轨电车早在1900年就出现了。最初从德国引进的有轨电车,修建了一条有轨电车线路,从马家堡到永定门,全长7.5km。后来,城市轨交交通缓慢发展,上海、沈阳、天津、哈尔滨陆续修建了有轨电车。有轨电车虽然为市民出行带来了方便,但其自身缺存在一定缺陷。如轨道影响翻修路面和市政建设,容易造成交通拥堵、速度慢、噪音大等。鉴于存在的这些问题,我国相继拆除了有轨电车,目前仅剩大连还存在有轨电车。此阶段,可以说是我国轨道交通系统的萌芽期。
20世纪80年代前的初建期
由于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我国大运量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起步较晚。北京市我国最早建设地铁的城市。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务院就决定修建北京地铁。1969年9月20日,长23.2km的北京地铁1号线正式通车。80年代以前,我国地铁的而规划与建设,除了实现城市客运的功能之外,更重要的考虑了战备的要求。
20世纪90年代的发展期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为适应城市快速发展的需要和缓解城市交通的紧张状况,我国政府加大了对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开始强调轨道交通对城市交通系统的引导和城市发展的作用,发展大运量轨道交通系统的理念开始显现。90年代,上海、广州、深圳、大连开始了轨道交通项目建设。
21世纪高速发展阶段
截至2019年6月6日,在已开通地铁的33座城市当中,有13座城市的地铁运营里程超过100km。其中,上海以669km的运营里程排行第一。其次,北京以617km的里程数位列第二,广州则以473km的里程数位列第三。以运营线路条数而言,北京、上海、广州分别以20条、15条、14条位列前三。
就地铁规划的总里程而言,第一梯队的北京、上海、广州均超过1000km,第二梯队的深圳、武汉、成都则紧随其后,规划总里程超过800km。
三、中国科技发展史时间轴?
1、古代
夏商周时期奠定了中国科学技术的雏形。这时中国进入了青铜时代,青铜器的铸造冶炼技术非常高超。这时也出现了原始的瓷器。
到了秦汉时期,随着封建制的巩固,中国古代的各个科学技术已经趋于成熟。《九章算术》确定了中国古代的数学体系。造纸术已被发明并且得到了重大改进。
2、近代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科学大量传入中国,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一直到辛亥革命,中国竭力地在吸收西方科学成果。民国初年中国科学社等民间学术社团创立以后,中国科学技术开始和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更为系统地融合到了一起。
民国时期的枪械制造术、造船术、蒸汽技术、飞机技术都是海外留学学子在国内进行了技术尝试。
3、现代
中国政府先后推出“863计划”和“科教兴国战略”,两者大大促进了该国科技的发展和进步。
中国设有众多公立的科研机构,包括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许多研究型大学。每年都有大量国家拨款用于科研。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超级计算机、航天、可控热核聚变等方面国际竞争能力也在快速提一升当中。
扩展资料
中国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国家计划叫: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由于其是1986年3月由中国的4位著名科学家提出的,所以又称“863”计划。
“863”计划从世界高技术发展趋势和中国的需求及能力出发,选择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技术7个领域15个主题作为研究与开发的重点。
通过实施“863”计划,中国逐渐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高技术研究开发战略,完成了高技术研究和开发的总体布局,建立起了一批高技术研究和高技术产品开发的基地;
培养、造就了新一代高技术科技队伍,获得了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成果,突破了一大批重大关键技术,大大提高了中国高技术研究开发水平,增强了中国科技实力。
比如,去年,中国研制成功了“方舟”、“龙芯”芯片,结束了中国信息产业“无芯”的历史;联想深腾6800超级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在世界前500强中列第5位。
四、中国法治的发展历程时间轴?
中华法系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出现成文法典;唐朝时,形成较为完备的封建法典,并为以后历代封建王朝所传承和发展;近代中国,为实现变法图强,一批仁人志士将近代西方的法治模式移植到中国,但由于有制度移植,少国情根基;有机械模仿,无整体共进;有先锋引导,少民众基础,最终归于失败。
新中国建立后,在党的领导下,开启了中国法治建设的新纪元。党对治国理政理念的探索历程如下:
时 间
内容与定位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方针。
1997年党的十五大
确立“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2012年党的十八大
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
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重要举措。
五、中国传统文化发展时间轴大事?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孕育期
原始社会时期:从最早的原始文化算起,中国文化已有200万年的历史。大约在距今7000年前,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农业、制陶、石器的磨制与钻孔,是新石器时代三大文明成就。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雏形期
时间:夏、商、周时期,具体是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221年(共约1800多年)。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研究成果,夏代始年约为公元前2070年,夏商分界约为公元前1600年,商周分界为公元前1046年。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的总特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浪潮。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格局。孔子、孟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墨子、荀子是最杰出的思想家。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定型期
总特征:制度化、模式化、程序化。元明时期至清朝中期,中国传统文化走向衰落,暮气沉沉,又孕育新生。
明末清初,西学东渐。以意大利传教士利马窦为代表,西方人带来了近代的世界观念与自然科技成就。但到雍正年间,传教士被逐出国门,西学东渐几近中断。
四、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期
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期。这一时期文化发展的总特点是新旧杂陈,外来的西方近代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既冲突又交融,两种文化展开较量,“死的要拖住活的,新的要突破旧的”,但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转变是不可阻挡的潮流。
六、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时间轴?
中国社会工作的百年发展史,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无论如何认识中国社会工作的百年发展历程,包括期间有三十多年的断层,但民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社会工作实践留下了众多的文献资料。
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史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与作用。了解和认识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史,要从把握“一二三四五”入手,即一个基点:社会工作本土化,两条线索:教育线索、实务线索,三个特征:教育先行、社区为主、自上而下,四个阶段:引入阶段、发展阶段、蛰伏阶段、重建阶段,五个领域:社会工作实践史、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史、社会工作学科发展史、社会工作教育发展史、社会工作研究史。
七、中国教育法发展时间轴?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 年 3 月 18 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自 1995 年 9 月 1日起施行。(根据 2009 年 8 月 27 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 2015 年 12 月 27 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86 年 4 月 12 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自 1986 年 7 月 1日起施行,2006 年 6 月 29 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2006年 9 月 1 日起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3 年 10 月 31 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自1994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1991 年 9 月 4 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2006年 12 月 29 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修订,2007 年 6 月 1 日起施行。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2002 年 6 月 25 日教育部令第 12 号发布,自 2002 年 9 月 1 日起施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
八、中国近代教育发展史时间轴?
第一阶段:20世纪60年代,学科萌芽阶段.主要特征是教育学还没有从哲学、政治学、伦理学中分化为独立的学科。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学科初步形成阶段.主要特征是教育学成为一门原始状态的独立学科。
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之后,学科发展阶段.教育学在整体和局部上都向着科学化方向发展. 学科现代化阶段.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的现代化,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促使教育学向现代化方向发展。
九、中国轨道交通发展史 时间轴?
总的来说,中国地铁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20世纪60年代前有轨电车时代
我国有轨电车是最早出现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北京的有轨电车早在1900年就出现了。最初从德国引进的有轨电车,修建了一条有轨电车线路,从马家堡到永定门,全长7.5km。后来,城市轨交交通缓慢发展,上海、沈阳、天津、哈尔滨陆续修建了有轨电车。有轨电车虽然为市民出行带来了方便,但其自身缺存在一定缺陷。如轨道影响翻修路面和市政建设,容易造成交通拥堵、速度慢、噪音大等。鉴于存在的这些问题,我国相继拆除了有轨电车,目前仅剩大连还存在有轨电车。此阶段,可以说是我国轨道交通系统的萌芽期。
20世纪80年代前的初建期
由于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我国大运量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起步较晚。北京市我国最早建设地铁的城市。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务院就决定修建北京地铁。1969年9月20日,长23.2km的北京地铁1号线正式通车。80年代以前,我国地铁的而规划与建设,除了实现城市客运的功能之外,更重要的考虑了战备的要求。
20世纪90年代的发展期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为适应城市快速发展的需要和缓解城市交通的紧张状况,我国政府加大了对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开始强调轨道交通对城市交通系统的引导和城市发展的作用,发展大运量轨道交通系统的理念开始显现。90年代,上海、广州、深圳、大连开始了轨道交通项目建设。
21世纪高速发展阶段
截至2019年6月6日,在已开通地铁的33座城市当中,有13座城市的地铁运营里程超过100km。其中,上海以669km的运营里程排行第一。其次,北京以617km的里程数位列第二,广州则以473km的里程数位列第三。以运营线路条数而言,北京、上海、广州分别以20条、15条、14条位列前三。
就地铁规划的总里程而言,第一梯队的北京、上海、广州均超过1000km,第二梯队的深圳、武汉、成都则紧随其后,规划总里程超过800km。
十、人类发展时间轴?
人类的进化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一)早期猿人阶段:大约生存在300万年到150万年前,已具备人类基本特点,能直立行走,制造简单的砾石工具.
(二)晚期猿人阶段:大约距今200万年到30万年前,身体象人,脑量较大,可以制造较进步的旧石器,并开始使用火,如我国北京周口店的北京猿人.
(三)早期智人(古人)阶段:距今10-20万年到5万年前,逐渐脱离猿的特征,而和现代人很接近,如德国的尼安德特人.
(四)晚期智人(新人)阶段:大约4-5万年前,这时的人类的进化出现了明显的加速,在形态上已非常象现代人,在文化上,已有雕刻与绘画的艺术,并出现装饰物。如1933年发现的周口店龙骨山山顶洞人。此时原始宗教已经产生,已进入母系社会。在晚期智人阶段,现代人开始分化和形成,并分布到世界各地.于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虽然经过达尔文等及其以后100多年来的努力挖掘和研究,至今仍存在不同的意见和疑问。综合各家之说,试以本节作为全文的总结和结束。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